2018年第五届清华大学“校长杯”创新挑战赛于今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落下帷幕。回顾比赛过程,获得满满的获得感,虽然对于结果有点小小的失落,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继续在THWater专业化、极致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环保领域作为一个偏传统、偏集成、强政府影响的行业,其实“创业”还是蛮艰难,并没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和热度,也不会受到投资人的“追捧”。值得庆幸的是十强有唯二的环境学院团队,也算是一种另外的安慰啦。写这篇文章,可能更多的总结自己的得失,而不在乎其他。
收获一:重新思考商业模式。
比赛的结果不是目的,我更愿意体会这个提高迭代的过程。就和今天比赛结束时,校领导宣布第六届校长杯开幕一样,作为创业者,5分钟的演讲不是终点,过程体验和锤炼自己的商业模式才是核心。在校长杯的备赛中,虽然出差任务很重,但是还是会让自己抽出时间来不断的锤炼ppt,思考行业。既能立足于当下,让公司活着;又能放眼未来,让公司有发展空间,把握好节奏。务实的、脚踏实地的、厚德载物的去奋斗,这样公司才能自强不息,良性发展。
收获二:如何做好一个5分钟的大演讲。
说起来汇报和做学术报告,我一点都陌生。最长的讲过1天,上下午共5-6个小时。但是那是谈专业的事情,而对于做一个几百人会场中背后是大屏幕的演讲时,我发现自己是个小白。原来还想想练练自己的台风,不过发现理工科的基因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扭转,索性就做自己吧。但是对于5分钟时间的精准把握,需要大量的训练,要基本上把讲演内容很顺的背下来,但不呆板。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我觉的一个ppt讲10遍和100遍是很有区别的,感谢大赛给我一个动力反复去练习5分钟的演讲,提高了自己的一点能力。
收获三:要认识到行业的特点和自己的局限。
在校长杯比赛之前,对其他9支团队并不了解,一天下来,学习了很多,开拓了眼界。9支团队都非常优秀,个性鲜明、特色突出,也是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在这个比赛过程中,更多的要去看别人的经验和模式,要去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要去和自己做的事情进行揣摩应对,这我觉的也是比赛的核心。使得我们能深刻的分析行业特点、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去有意识的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这样,才能hold住企业的发展。
非常感谢X-LAB给我这样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谢谢!谢谢录制视频的摄影师李博士。
THWater,坚持“快速、主动、协作、创新”,做到极致!
THWater,数据改变排水行业。更多参考:http://thuen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