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水管网在线监测过程中,如何获取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一直是行业内孜孜不倦追求的重要基础工作。要获得可靠的监测数据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设备厂商积极研发遥遥领先的硬件、算法去提升核心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面对监测节点复杂多变的工况环境上,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设计合理的部署和维护手段来保障。
1、排水管网里的一波三折
在排水监测行业多年的从业过程中,笔者见过不少难伺候的检查井:偏心的、淤积严重的、需要用起重机开井盖的、关上井盖就断网(没信号)、脖子以下全是腿(井盖以下全是水)等等大开眼界的状况,依靠可靠的设备和专业的实施团队,多花点儿功夫基本都能克服,对排水管网进行可用的在线监测。不过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到下雨天,“想你的风”与雨水一起把道路上的垃圾“还是吹到了下水道里”。
以某次干管在线流量监测点为例,拉取监测平台上的连续数据曲线分析一番,发现管道内的流量计传感器先后经历了:传感器逐渐被管道内垃圾缠绕——大量的雨水冲刷掉垃圾后,干扰短暂消除——传感器再次被垃圾缠绕,可谓一波三折。
从上图亦可以发现,受降雨时被冲刷到排水管道内的垃圾影响,管网内的流量数据呈现多次波动,数据反复横跳,这样的数据估计热门的大模型(AI)看了都会GPU疼:
(1)部分时段瞬时流速值为0,不符合管网连续出流状态;
(2)部分时段瞬时流速值为0~70 L/s,平均瞬时流速值为26 L/s,低于正常时段最小值,也与当天降雨雨水大量进入管网的状态不符;
(3)受垃圾影响,测量值低于实际流量,导致场次降雨时的管网总流量不准确,低于实际值。
在发现监测设备传感器受到干扰后,运维人员在降雨刚结束时立马开展了运维:检查监测设备主机、清洗探头、手持机设备数据对比校正等工作,使监测设备恢复正常监测。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降雨时管网内被冲刷的垃圾对在线监测数据质量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在人工运维之后会被垃圾再次覆盖干扰,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不可或缺。也许有的人会不理解,排水管网做在线监测哪里难了,于是就会被误解:
小编这里还真的得强调一下客观原因:在现有工况条件下,排水重力管网测量过程中,既要能够保证测得准,又要一劳永逸不受工况影响,这是不现实的,目前也是达不到的。为了减少维护工作量,在工作中也有如下这样的一些尝试,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些方法是明确的适用条件的,并不是:
①非接触式传感器测量如雷达流量计,在非满管、水力扰动条件下还能测(但注意表面流速还是不能体现实际整体流速),然而在满管条件下测量会呈现很大的误差;
②用液位计来反算流速,在某些限定条件下不是不可以,但诸如管网内会存在下游顶托、逆流、满管等情况,单靠液位是无法准确反映排水管网内的实际流量。
当然还有一些在传感器前面加滤网、自动清洗毛刷等黑科技方法,不过跑的现场多了,就能发现“设备在扛不住的时候,往往是扛不住的”,最终还是得靠规范化的现场运维,现场运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现场运维,某AI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排水管网的工况复杂且多变,在线监测的数据极易受到干扰而失真,因此要想获取持续可靠的监测数据,规范的运维不可或缺。清环THWater一方面在排水在线监测传感器上积极钻研,智造可靠、专业、耐用的监测设备;一方面建立标准化、适用于现场的、规范化的专业本土运维流程管理系统【参见:规范运维是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智慧排水之乱弹(86)】,将准确、可靠的排水在线监测贯穿于在线监测的全生命周期内!
排水管网复杂的工况会无形之中给在线监测增加额外的难度和工作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选择可靠、专业、耐用的监测设备,并建立有效的运维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排水管网的在线监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排水管网的运行和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